查看原文
其他

容桂老城记 | 榕树根撑起古桥,牵手走过300年风雨

容桂发布 容桂发布 2022-05-21

鹏水壮龙邀明月,

绿榕生树揽古桥。

榕 树 生 桥

容桂

老城的记忆


容桂,有二十六个村居,容里社区属于其中一个。
容里建村于明朝正德、嘉靖年间(1506-1566),清朝时期因为地处容奇东部,称为东里,又名东社。1949年前划为容奇五坊乡,1950年后相继改为东区、东风、容里,现统称容里。

榕树生桥




容里有一个公园,名作“树生桥公园”。公园面积并不大,游客稀少,在周边密密麻麻的工业区和居民楼间,像是可以逃避现实的桃源,显得格外清幽。


容奇古八景之一,如今容桂十景之一——“榕树生桥”就在这里。


“榕树生桥”,乍一看很直白,但细想过后又会觉得疑惑,榕树是怎么生出一条桥来的呢?
这得先从“鹏溪”说起。
鹏溪,南通亭埠华口,北接二山水道,溪水贯通容奇各坊社,因为它流经大鹏山,所以在八百多年前,就沾得“鹏溪”的美名。鹏溪俗称鹏涌,据说远在四百多年前,溪上就有一座石桥,刻着“鹏涌桥”三个手书大字,为明代顺德进士黄卷所书。



石桥后因经不起百年风吹雨打而倒塌,行人无法经此往来,只好在另一处摆舟渡客。恰巧鹏溪两岸绿树成荫,树根横跨溪上,俨如桥梁,聪明的乡人就在榕树根上铺上木板,砌成桥面,还利用原石桥两岸有孔的竖石,让榕树的根穿石孔,直伸对岸,成为天然桥栏,充当行人扶手之用,世人称之为“树生桥”。


“树生桥”桥宽2米左右,长6米有余,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。



但当时的先人们是如何将树根变为桥的呢?

容桂君告诉你~







更有趣的是,先辈们除了把榕树根拿来做桥,还在桥的左右两边各引来一条榕树根,做桥的栏杆。树根从对岸延伸,贯穿过石柱孔,紧箍,扎实,形成桥栏。


当地人很喜欢倚在上面乘凉,可惜的是,如今西侧的桥栏杆已不存在,换成了铁栏杆替代。


向桥下望,粗壮的榕树根像蟒蛇一样,弯弯曲曲地伸向对岸。桥栏粗壮的地方直径足有60毫米,盘旋在桥板上。为了保护树生桥,桥面不允许小汽车和摩托车通过。



“树生桥”的奇特在于树与桥的完美结合,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,正是聪明的先人巧妙地利用了这种岭南常见的细叶榕,使得这里成为一处独特的景观。


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从省内、省外慕名到“树生桥”作画、摄影的艺术工作者络绎不绝。上世纪90年代初,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电影《龙出海》,还曾来这里取景。



容桂容里树生桥,虽然没有现代钢筋水泥大桥般的雄伟壮观,但却独具古韵。树生桥,不仅承载人,也承载先人卓越的智慧,承载数百年来容桂的风雨变迁。




原创编辑 | 念响新媒体 

声明:1.如需转载本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原创图文,请在后台联系小编处理。2.除标注原创的图文外,本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图文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;如因来源不详,而无法标记来源和署名的,版权仍归原作者。3.凡本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图文侵害到相关著作权所有人,或原作者不希望转载,请及时联系ilawman@163.com,我们将予以删除。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